【掩耳盜鈴】怕鈴響,而掩住耳朵偷鈴;形容自欺欺人。呂氏春秋.自知:「範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鐘者,欲負而走,則鐘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鐘況然有音,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」

成語纂疏 384頁(預再版)作者:黃茂寅 精裝685+14 500

燈謎候教:

1、蓋聞而小人有命_射成語一句_?

2、不佞鯫生_射大學一句_?

3、公孫行大運_射大學章句序一句_?

4、白賊七仔講古_射二字中藥一句_?

春秋時代,晉國的智伯,把范氏滅掉以後,有人跑到范氏家裏,

看見一口鐘想揹走;可是鐘既大又重;無論怎樣都揹不動。

於他找了一支錘子,用力往鐘上敲,打算把鐘打碎,

再一塊一塊著拿回去。不料,當錘子打到鐘上的時候,

忽然發出一陣洪亮的響聲。他恐怕給人聽見,就會有人來奪取這個鐘,

於是趕緊用兩只手,先捂住自己的耳朵。以為只要把耳朵掩住,

不管鐘怎樣響亮,也不會讓人發見的。其實他只是欺騙了自己;

只要他敲鐘,別人並沒有揜住耳朵,就會聽見的。

 後來的人談到這個故事,覺得很好笑,就說:

「這可說是掩住自己的耳朵,去偷人家的響鈴呀!」這個故事,

驟然一看也許不會相信;天下那有這樣愚笨的人!可是,

現實的社會中,正不知有多少這樣可笑,又可憐的人呢!

 因此,以後的人就引用為「掩耳盜鈴」,這句成語,

來譬如人自作聰明,原想欺騙別人,實際上只是欺騙了自己。

例如:有人明明不認真經營事業,平時喜歡,吃喝玩樂,

嫖賭飲色,件件皆能,而導致經濟發生問題,

生活發生困難,但還對別人說:他比別認真,

比別人打拼,為怎樣比別人歹命。

這種自欺欺人的作風,並可稱之為「掩耳盜鈴」。

謎底揭曉:

1、掩耳盜鈴。

註:國語.晉語五:「爾童子何知而三掩人于朝。」掩,蓋也。

漢書.外戚傳上:「耳曩者所夢日符。」耳,常聞而聽記

賢文:「賊(盜)是小人。」有命即有令,鈴通令。

2、此之謂自謙。

註:面瓊林.人事:「不佞鯫生,皆自謙之語。

樂毅報燕惠王書:「臣不佞,不能奉承王命。」不佞,即不才也。

鯫生,小人也。漢書:項羽到函谷關,沛公己定關中。

羽大怒,饗士卒,期旦朝擊沛公。羽季叔項伯素善張良,

夜馳告,欲與具去,良曰:「臣事沛公久,今有急而去,不義。」

良乃入告沛公,公大驚。良曰:「誰為畫此計?」公曰:「鯫生。

3、三代之隆。

4、欠實。

註:謎底為中藥四神(蓮子、伏菱、淮山、欠實)之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茂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