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唇亡齒寒】比喻彼此相依密切。瓊林.身體:「脣亡齒寒,謂彼此之失依。」左傳.僖五年:「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。宮之奇諫曰:『虞虢之表也,虢亡,虞必從之。…諺所謂輔車相依,脣亡齒寒者,其虞、虢之謂也。』」俗語:「脣亡齒寒,毛落皮單。」
成語纂疏 第555頁 (二)作者:黃茂寅 精裝685+14頁 500元
燈謎候教:
1、龍女去而同年苦_射成語一句_?
2、相逢猶如在夢中_射弔古戰場文一句_?
3、低頭思故鄉_射阿房宮賦一句_?
4、低頭思故鄉_射台語歌曲一句_?
春秋時代,虞國和虢國,兩國同一姓,又緊靠在一起;
並且鄰近晉國。晉獻公想攻打虢國,恐怕虞國來幫助虢國,
若想攻打虞國,又恐怕虢國幫助虞國,這樣都無法取勝。
晉獻公於是派大夫荀息送給虞公一乘(四匹)千里馬,
和一對很名貴的玉璧,請借給一條路,讓晉兵通過去攻打虢國。
虞公見著好馬、玉璧,一望著,一面高興地答應晉國的要求。
這時,大夫宮之奇諫(原文出自左傳.僖五年。)曰:
「虞虢之表也,虢亡,虞必從之。…諺所謂輔車相依,
脣亡齒寒者,其虞、虢之謂也。」意思是說:宮之奇諫說道:
「千萬不可答應。虞是虢之外表,虢若亡,虞必定跟著滅亡的。…
俗語說:『輔助車輛兩旁的橫木,是和這台車相依靠、相輔助的,
而虞與虢,猶如脣與牙齒,是互相依靠,脣若亡故,
牙齒亦皆受到風寒了。這是說虞、虢是息息相關的所在。
晉國要滅絕虞、虢,不只一次;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,
乃就是因為虞、虢國,好象脣(同唇)和牙齒一樣,緊緊挨在一起。
要是虢國亡,那明天就有災禍延及虞國了。」
虞公為了貪圖賄賂,沒有聽進宮之奇的規勸。
終於讓晉國大將里克帶兵通過虞國,滅掉了虢國。
後來里克回途,也把虞國消滅了。
後來的人,便根據這段記載,用「唇亡齒寒」這句話,
說明不僅國與國之間的密切係,凡是團體或集團之間,
本有互相密切關係,而一旦其中的一方遭受失敗,
另一方也會遭受魚池之殃的不幸;必須相互依靠和支援,
才能共生共存。
謎底揭曉:
1、唇亡齒寒。
註:時序:「正月為寅,屬虎、二月為卯,屬兔、三月為辰,屬龍。」俗語:「男丁女口。」龍女,扣辰與口,合為唇(同脣)。 禮記.少儀:「有亡而無疾。」亡,去而也。論語.憲問:「沒齒無怨言。」齒,年也。張衡.東京賦:「齊急舒於寒懊。」寒,即苦也。
2、寤寐見之。
3、人亦念其家。
4、想厝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