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風聲鶴唳】形容自相驚擾。瓊林.武職:「風聲鶴唳,驚士卒敗北之魂。」東晉、秦苻堅寇晉,謝玄、謝石大破之,秦兵之奔走者,聞風聲鶴唳,皆以為晉兵。

成語纂疏 第658  作者:黃茂寅 郵政劃撥00420063

燈謎候教:

1、颼颼若丹頂鳴叫_射成語一句_

2、弱冠如何都從軍_射成語一句_

3、一嘴二嘴就叫飽_射三字口頭語一句_

這個故事出自晉書.謝玄傳:公元383年五月,

苻堅不顧群臣反對,決意攻取東晉。苻堅遂於八月,

率眾號稱百萬大軍,列陣在淝水一帶,等待時機成熟,

將渡河入寇。苻堅並驕狂地說,以此強兵百萬,

投鞭可以斷流,何愁東晉不滅?這就是史稱

「淝水之戰」,「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」的歷史典故。

俗語說:驕兵必敗。那時謝玄被封為建武將軍,

奉命領兵平亂。受命後遂率精兵八千沿淮河西進,

以拒秦軍;但他知道符堅實力雄厚,處在優勢地位,

如果正面作戰將會吃虧,於是採用突擊偷襲的戰術,

乘苻堅沒有準備,謝玄親自率兵,涉水渡河偷襲。

當謝玄領兵像飛將軍,從天而降般的抵達苻堅陣地時;

苻堅的兵將,不知來犯敵軍的虛實,以為前鋒被打敗了,

頓時大亂,一潰千里,不可遏止,紛紛棄甲宵遁

爭先逃命。謝玄更乘苻堅軍心散亂,奮勇進攻,

因此苻堅的兵將,慌亂奔潰一團,自相踐蹈、

投水死者不可勝計,肥水為之不流。

聞風聲鶴唳(聽到風嘯或是鶴鳴的聲音),皆以為謝玄的追兵

結果百萬雄師,被謝玄的八千精兵,攻至潰不成軍。

 唳,是鶴鳴聲,如獅鳴為「吼」;虎鳴為「嘯」雞鳴為「啼」。

後世用成語「風聲鶴唳」、「草木皆兵」

都是形容極度恐慌時,一有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,

以致自相驚擾;但兩者嚴格地來說,略有不同之處.

前者是對聲的疑懼,而後者是對形影的疑懼。

或曰:秦軍內部不穩,以致士卒棄甲,晝夜潰退;

晉軍精銳,突擊偷襲,乘勢迫擊,致勝之道。

謎底揭曉:

1、風聲鶴唳。

註:颼颼,是風的聲音。鶴,一名丹頂;鶴鳴叫,曰唳。

2、草木皆兵。

註:弱冠,本指人生廿,別解為「草」。如何,本指疑問詞,

別解為樹名;神異經.南方經:「南方荒山中有如何樹,

三百歲作花,九百歲作實,金刀剖之則酸,蘆刀剖之則辛,

食之則得地仙。」都從軍,即皆兵也。

3、食無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茂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