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物腐蟲生】或云「物腐而後蟲生」。比喻先由內部腐爛,之後始發生禍患。蘇軾.范增論:「物必先腐也,而後蟲生之。」荀子.勸學:「肉腐生蟲,魚枯生蠹。」

成語纂疏 第482  作者:黃茂寅 郵政劃撥00420063

燈謎候教:

1、東西朽爛而產_射成語一句_?

2、玄德居蜀國_射本文二字人名一_?

荀子.勸學:「物類之起,必有所始(根源);榮辱之來,必象(配合

其德。肉腐生蟲,魚枯生蠹(蛀蟲)。怠慢忘身(不修身),禍災乃作。」

意謂:一切事物的產生,一定有根源;榮譽和恥辱的來到,

一定要看個人的德行啊。肉腐爛了就會生蟲,

魚枯乾了就生蛀蟲;人如果懶惰傲慢不知修身,

禍災就會來到。

「物腐蟲生」這句成語,初為荀子.勸學篇,

但後成為一句能廣泛地應用的成語,卻是由於宋代,

大文學家蘇軾的「范增論」而開始的。

范增是秦朝末年反抗暴秦的許多英雄中之一的項梁謀士,

項梁戰死後,他的侄子項羽繼承抗秦事業;

項羽憑他的武勇,和范增的策劃,取得了諸侯的領導權。

當時的范增,已知道要和項羽相爭的便是劉邦,

所以主張先除掉劉邦;在有名的鴻門宴,

范增己安排好,要殺死劉邦之計,

只因項羽沒有決心,終於給劉邦逃脫。從此:

劉邦便從各方面,造謠中傷范增,

離間項羽和范增的感情,項羽是個有勇無謀的人,

果然中了劉邦之計,漸漸對范增疏遠,

范增憤而離開,不久就死了。後來項羽終亦被劉邦所滅。

 蘇軾在范增論中說:「物必先腐也,而後蟲生之;

人必先疑也,而後讒入之。」意謂:一件物體,

一定先腐爛了,然後才生出蟲來;

人與人有了疑心,才會聽信謠言和毀謗。

或曰:天地萬物,必始自內部變化,則影響外界。

若個人之墮落,必先忘身,生活腐化,

而逐漸消蝕其志向,始向墮落之路。不僅個人!

家庭、國家亦如此。若一味享樂,

毀於生產,必為腐爛、墮落之源矣。

謎底揭曉:

1、物腐蟲生。

註:東西朽爛,扣物腐。

豸:有腳的叫「蟲」;無腳的叫「豸」。

2、劉邦。

註:三國時蜀漢的開君王,姓劉,名備,字玄德。以名扣姓。

  論語.公冶長:「子曰:『邦有道則知。』」註:邦,國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茂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