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曾參殺人】比喻被人誣枉之禍。史記.樗裏子甘茂列傳:「人告其母曰:「曾參殺人。」其母織自若也。頃之,一人又告之曰:『曾參殺人。』其母尚織自若也。頃又一人告之曰:『曾參殺人。』其母投杼下機,踰墻而走。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也,三人疑之,其母懼焉。」
成語纂疏 第414頁(預再版)作者:黃茂寅 精裝685+14頁 500元
燈謎候教:
1、過去一再被害者_射成語一句_?
2、人亡物在_射三字口語一句_?
3、帳櫃_射三字本省口頭語一句_?
4、終身遺憾_射三字本省口頭語一句_?
上、春秋時代,魯國有一個學者,名叫曾參,字子輿(曾子),
他是至聖先師孔夫子,第一個入室的得意門生。為人品行端正,
學養很深,性情至孝,平時最服膺(記在心裏)孔子的道德思想,
而且,又是傳孔子學術最早的第一人。是故,人皆尊稱之為「宗聖」。
宗聖一生,勸於鑽研,力學不倦,而且,一日三省吾身,
終悟一始之旨。其實說到他的資質天賦,非但和普通的一般常人,
沒有什麼特殊顯異的不同。甚至,還是屬於比較魯鈍的一面,
可是他最後述「大學」,作「孝經」,不僅為學術界放一異彩,
同時還成為孔老夫子所有弟子中最得意的門人之一。由此可知,
一個人的成敗,是在於努力,並不在於先天資質的賢愚。
曾子他既是熟讀古今聖書的賢人,平時最服膺孔子的道德思想,
但他怎會魯莽到如此動刀去殺人呢?不過,「曾參殺人」,
確有其事,只是這個操刀殺人的曾參,另有其人,
並非這個孔夫子得意門人的曾參罷了。
這個有名的孝子曾參,他住在魯國費邑的時候,有一天,
有一個和他同名的人殺了人,有人就跑去跟曾參的母親說:「曾參殺人了!」曾參的母親說:「我兒子不會殺人!」說完,
就照常織著她的布,沒有理會。過了不久又有人又來說:
「曾參殺人了!」曾子的母親還是泰然自若地繼續織布。
過了一會,又有人跑來說:「曾參殺人了!」曾子的母親這時,
就害怕起來了,遂丟下織布梭子,跳過圍牆逃走了。
像曾參那麼賢良的人,只要多幾個人來說他殺了人,那麼,
連對他最有信心的母親也會相信,可見流言的可畏。(待續)
謎底揭曉:
1、曾參殺人。
註:過去,曾經也。一再,為三(參)。書經.咸有一德.傳:「終始不衰殺也。」殺,害也。者,著人也。
2、死東西。
註:面出成語。
3、司文人。
註:面出職稱。謂管理(司)錢(文)的人。
4、故人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