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空穴來風】有隙即成風,比喻授人以口實。文選宋玉.風賦:「枳句來巢,空穴來風。」司馬彪注:「門戶孔空,風喜從來。」俗語:「無影無跡,講甲額對同。」
成語纂疏 第524頁 作者:黃茂寅 郵政劃撥00420063號
燈謎候教:
1、無人洞內氣搖動_射成語一句_?
2、天無照甲子,人無照天理_射成語一句_?
3、庶母年三十有五_射成語一句_?
4、
楚國人宋玉,是屈原的學生,也是當時著名的大文學家。
有一次,他陪著楚頃襄王到蘭台去遊玩,到了台上,
剛好有一陣風颯颯地吹來,頃襄王被吹著衣襟,
迎著涼風,覺得很涼快,口裏便說道:「
這陣風很涼快呀!這是我和老百們共有的呀!」
宋玉因為頃襄王淫樂無道,又聽了弟弟令君蘭,
和上官大夫靳向的話,把他的老師屈原放逐到漢北去,
所以借了「風」的題目去諷刺他。
宋玉說道:「這風是你大王獨有的.
老百姓怎可能和你共有呢?」頃襄王覺得風的吹拂,
是不分貴賤的,現在聽宋玉說是他獨有的,
倒覺得奇怪起來,就叫宋玉把道理說來聽聽。
宋玉說:「聽我老師屈原說過,枳樹灣曲了,
就有鳥兒在上面做巢;空的洞穴中,會生出風來,
因為它各有了憑藉,那麼風氣就不同了。…」
宋玉用譏刺的口吻,把風分劃起來。宋玉又說:「
在高台上,皇宮裏那些清靜的地方,風是清涼的,
所以屬於貴族的,老百姓居住低窪的陋巷裏,
即是有風吹來,都是夾雜許多泥沙和穢臭,
所以是屬於老百姓的。…」
宋玉謂:「空的洞穴中,會生出風來。」
縮諸引伸為「空穴來風」的一句成語。
或曰:風有憑藉,聲有起原。
始有俗語「無風起起浪」云云。
謎底揭曉:
1、空穴來風。
註:無人洞內,空的洞穴中。氣搖動,風來,來風。
2、陰錯陽差(見成語纂疏 第641頁)。
註:面出俗語。甲子,天理,調整陰陽。
3、徐娘半老(見成語纂疏 第343頁)。
註:面之庶,為三國徐庶,字元直,今借名扣姓。
母,扣娘。賢文:「人生七古來稀。」三十五歲乃半老。
4、別有會心(見成語纂疏 第230頁)。
註:離別時,問君何日再來,當祈有相會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