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刎頸之交】比喻設若殺頭,對朋友情,仍然不變。瓊林.朋友賓主:「刎頸交,相如與廉頗。」註:廉頗與藺相如同事趙,藺位居頗上,頗怒,欲辱之,藺每引避,人皆恥,頗聞之,肉袒負荊請罪,卒為刎頸交。
成語纂疏 第229頁 作者:黃茂寅 郵政劃撥00420063號
燈謎候教:
1、割喉始成至友_射成語一句_?
2、主客相搏_射成語一句_?
3、挨家挨戶去拜訪_射成語一句_?
4、吉屋出售_射成語一句_?
戰國時代,趙惠王因為藺相如立有大功,派他做了上卿,
地位在大臣廉頗大將之上。廉頗為此非常嫉妒,
說要當面侮辱藺相如,藺相如知道此事後,
每當上朝都假裝有病,不願與之正面衝突。
有一次,藺相如乘車外出,遠遠望見廉頗的車馬,
迎面而來,連忙避開躲進小巷裏,讓他過去再出來。
藺相如的隨從認為害怕廉頗,非常氣憤,藺相如解釋說:
「現在有強橫秦國,虎視眈眈,所以不敢侵犯趙國,
乃是因為有我和廉頗的緣故。如果我和他相鬥起來,
彷彿兩虎相爭,必有一傷。那時,秦國就會趁機侵犯。
我所以避他,是為了國家的安全,而不計較私人的怨恨。」
隨從聽了這席話也很感動了,從此若遇到廉頗,也處處認讓,
但廉頗卻更加驕傲。趙國有個名士叫虞卿,
知道此事,便徵得趙王的同意去見廉頗,
說明原委,廉頗聽了自覺十分慚愧,便脫去上衣,
背綁荊杖,到藺相如家跪著請罪(負荊請罪),
藺相如見他這樣,便親自給他拿起荊杖,請他坐下,
二人相談甚歡,從此成了割頭也不變的好朋友(刎頸之交)。
或曰:故事教育,莫為一己之私,不白之怨或恨,
而致損及大家之益,善哉!善哉!
謎底揭曉:
1、刎頸之交
註:割喉,扣刎頸。始成至友,之交也。
論語.學而: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。」交,友也。
2、東征西討(見成語纂疏 第425頁)。
註:面出弔古戰文。以東主西賓扣法。
相搏,即是征討也。
3、無所不至(見成語纂疏 第471頁)。
註:意為沒有那一戶不到的。
4、己所不欲(見成語纂疏 第329頁)。
註:面出標語。